(資料圖)
“在電白的鄉村學校當老師,幸福指數很高!我的收入在逐年增加,現在比一些城區老師的工資還高。”黃勝道是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觀珠中學副高級教師,他每月除工資外,還能領到1000元農村教師崗位津貼和1031元住房補貼。 如何讓更多教師在鄉村學校安心、舒心,樹立信心?近年來,電白區將薪酬待遇、職稱評定等涉及教師切身利益的關鍵“小”事,辦成暖心“大”事,讓大批優秀鄉村教師“有甜頭、有奔頭、有勁頭”,更加用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中。 提升待遇教師從教安心電白區羅坑鎮紅星小學教師周轉宿舍即將竣工,目前已建好了四層樓,每層四套房,每套房里布置1室1廚1衛1陽臺。 “老師們對此期待已久。”紅星小學校長謝貴介紹,羅坑鎮地處電白區東北部山區,學校部分教師家在其他城鎮,平時就在學校附近租房住,“周末經常家校兩頭跑。等周轉宿舍建好后,就不用辛苦地來回奔波了”。 “我區13個鎮正在建設20幢鄉村教師周轉房。幫更多鄉村教師解決住宿問題。”電白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梁鎮源說,電白區打出實施周轉房工程、改善生活條件等“組合拳”,努力圓鄉村教師的“安居夢”。 電白區還投入“真金白銀”,下大力氣提高鄉村教師的待遇水平,“加碼”他們的獲得感、歸屬感。2021年,該區農村教師月人均工資比城鎮教師高1000多元。 為激勵鄉村教師安心從教,從2013年始,電白區還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并逐年提高補貼標準,目前已達人均每月1000元。電白區教育局人事股股長王振江介紹,電白區把山區和農村邊遠地區教師生活補助資金發放標準細化為4個檔次,重點向村小和教學點傾斜,其中邊遠鄉村學校的教師,每月能拿到1600元津貼。 增強榮譽教師工作舒心李耿已在觀珠中學教書17年。今年,他憑教學年限、工作業績等,晉升為副高級教師,“相比城區學校老師,我們鄉村學校老師申報副高職稱時,論文和課題不再是評審的硬性條件,這激勵我們更熱心于農村學校的教學工作”。 “如將論文、課題作為鄉村教師晉升職稱的硬性要求,不但不利于我們‘破五唯’,也不利于激勵鄉村教師長期在鄉村學校從教。”梁鎮源表示,電白區對長期在邊遠地區、基層學校從教的鄉村教師,淡化或不作論文、課題等職稱評定要求,適當放寬學歷和任職年限要求。對長期扎根農村的中小學教師,該區實行“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高級職稱評審制度。近5年,該區超過1000名教師申請到農村支教,不少教師申請調到農村學校。 考慮到很多鄉村教師有學歷提升需求,電白區從2016年起實施學歷提升獎補政策。對教師提升學歷的學費,區財政、教師所在學校通過獎補的形式,各承擔40%,教師本人只需承擔20%。 針對部分農村小規模學校、分教點仍存在編制結構性失衡等問題,電白區明確,教師編制配備向區內224所邊遠鄉村小規模學校傾斜,優先保障鄉村學校編制增長需求。部分鄉村小學因地處偏遠地區,班級學生數達不到標準班額,又難以并班上課。電白區按1∶2的班師比,為這類學校核定教師編制。 收獲成長教師樹立信心專業發展方向不明、動力不足,曾困擾著電白區旦場中學等鄉村學校部分教師。2021年9月,電白一中附屬初級中學教師薛堯林來到該校,掛職副校長。他將電白一中附中教師專業發展的好做法、好經驗,帶到旦場中學。旦場中學以舉辦校級教學比武大賽為抓手,開展同課異構等活動,促進教師在競技中提高教學能力。今年10月,薛堯林被派到黃嶺中學擔任副校長,為這所偏遠山區學校的教師專業發展帶來了新理念。 “我區以建設小學、初中、高中三個省級校本教研基地為抓手,探索研訓教一體化的教師專業發展模式與路徑,下大力氣為鄉村教師素質提升創造條件、搭建平臺。”梁鎮源說,電白區通過實施雙向交流、“請進來、走出去”培訓等,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引導鄉村教師教學更有信心。 為激發鄉村學校的辦學活力,電白區陸續把一批省市區名師培養對象、校長交流到鄉村學校,讓他們在新崗位上挑大梁。2021年以來,該區共選拔48名教師交流鍛煉。為做好中小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校長人才儲備,電白區還實施新時代教育管理人才培養計劃,今年首批選拔、培養210名教育管理人才。 “這次能走出山區,到大城市培訓學習,讓我受益匪淺。”今年9月,電白區霞洞鎮中心小學教師吳志權走出大山,到廣東省佛山市南海獅山鎮松崗中心小學,跟崗學習一個學期,學到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為給鄉村教師創造更多發展機會,電白區注重通過研修、跟崗學習等形式,組織更多鄉村教師“走出去”培訓。電白區還加大力度開展網上培訓,鄉村教師足不出校,就可與名師面對面交流。電白區還整合“三名”工作室資源,評選組建首批23個區級名教師工作室。電白區要求名教師工作室對口幫扶全區各鎮,23個名教師工作室以專題講座、同課異構、開展云課堂等形式,送課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