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學東漸對中國的學術思想產生重大的影響。此時,西方科學技術正在開始迅速發展,而當時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日趨緩慢,且大大落后于同時期的歐洲。西方傳教士在傳播基督教教義的同時,也傳入大量的科學技術,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資料圖)
西學東漸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1)利瑪竇與各級官員和社會名流交往,宣講歐洲文物和典章制度,介紹西方的天文、算學、理化知識,將自鳴鐘、地圖、天象儀器和三棱鏡陳列于室內任人參觀,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
(2)利瑪竇的傳教活動注重吸納中國傳統文化,融儒學與天主教義于一體,因而在明朝官紳和知識分子中間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等朝野名流先后受洗,成為明末中國天主教的三大支柱。
徐光啟與利瑪竇合譯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李之藻則隨利瑪竇學習地理和歷算。雙方在編譯科學著作過程中,交流中西學術成就,溝通中西學術傳統,為中西文化交流開辟了新的路徑。
(3)清朝政府建立后,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第一次以外國人的身份出任清政府的欽天監(掌管天文歷法的機構)監正,直至光祿大夫;后來又有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出任欽天監監正,為清王朝主持制造天文儀器。
有的傳教士還在宮廷充當表匠、藥師、畫師、御醫等,為推進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西學東漸對近代中國的影響
①經濟: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逐漸發展。
②政治:傳統政治體系向近代政治體系演化的民主化趨勢。
③思想:思想變革由淺入深,逐次遞進;推動國人思想解放,促進馬克思主義傳播。
④教育文化的發展-新式教育與文化事業的變化。
⑤科技引進與影響-科技事業的發展與社會生活的改變。
⑥社會習俗的變革-思想觀念與社會生活的變。
一、早期西學東漸的影響(作用)
1、引入西方文藝復興以后的科學技術,將一種新穎的異質文化導入中國傳統的文化系統,中西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揭開新的一幕,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積極意義。
2、中國人開闊了眼界,窺見-個原先全然無知的西方世界。
3、一些明智之士認識到中國與西方的差距,開始對中國傳統和現狀進行反思。
二、早期西學東漸中斷的原因
清政府推行閉關鎖國政策,阻絕中西往來;傳教士的活動破壞中國主權和利益;兩種文化理念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