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派企業基本上是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但仍帶有明顯的封建性;具有雙重作用的近代企業;既有對外資企業的依賴性,又有抵制外資擴張的民族性。洋務派企業是中國人采用機器生產經營近代企業的開始。
洋務派企業的特點
1、洋務派企業具有濃厚的封建性。這些企業都是官辦的,資金由政府調撥,工廠的經營管理權掌握在大小官吏手中,沿用軍隊的管理制度;軍事企業的產品一般由政府調撥給軍隊使用,而不作為商品參加市場交換,產品不計成本,工廠本身沒有盈虧可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洋務派企業具有嚴重的依賴性。這些企業在技術、器械、設備等方面,直接從外國進口,生產操作則嚴重依賴外國技師。對外國的嚴重依賴是洋務派企業難以發展的重要原因。
3、洋務派企業具有一定的資本主義色彩。洋務派創辦的工業企業已不是完全傳統的封建官營企業,洋務派企業引進了西方的機器和工藝,在大機器生產下集中了大量的工人,工人以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為生,是中國早期的工業無產階級,工人的工資大體上是按照技術高低而決定的。
洋務派創辦的企業
輪船招商局
輪船招商局,是洋務派企業第一個官督商辦的企業,由李鴻章創辦于1972年。既然是官督商辦,還是以民間經營為主,因此輪船招商局被定義為民營企業。實際上,民間資本只有73萬兩銀,而官銀則有190余兩之多,完全是公私合營。
開平礦務局
開平礦務局,1876年,李鴻章派唐廷樞籌辦的洋務派企業,擬訂官督商辦章程,招商集股。1878年7月24日在直隸唐山開平鎮正式成立。 1881年全面投產,雇工3000人。1882,年產煤38000噸,1898年達730000噸。
上海機器織布局
上海機器織布局,1878年李鴻章派鄭觀應等人籌建的洋務派企業,中間幾經曲折,數易其人,終于在1890年開車生產。開工后營業興盛,獲利豐厚。1893年10月工廠毀于火,李鴻章派盛宣懷、聶緝椝負責清理規復事宜,后盛聶兩氏在是局基礎上改建為華盛紡織總廠,于1894年復工生產。
中國電報總局
洋務派企業中國電報總局,1880年8月中旬,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奏準籌設津滬電報線,在天津成立官辦的津滬電報總局,委派盛宣懷為總辦。1881年11月津滬線完工前,正式命名為中國電報總局。
漢陽鐵廠
洋務派企業漢陽鐵廠,1890年,張之洞主持創辦,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家鋼鐵聯合企業,它的橫空出世是中國鋼鐵工業的開端,被西方譽為“中國覺醒的標志”。洋務派企業漢陽鐵廠建成的首功之臣就是張之洞,但他也曾因為自己的愚昧無知和狂妄自大給整個中國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