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就要到了。對于孩子來說,春節應該是一個他們非常期待的節日。在春節期間,他們可以穿新衣服,吃美味的食物,并獲得許多紅包,盡管紅包大都進入了父母的口袋。
對于孩子而言,有錢拿就開心,但是對于父母來說,如何收壓歲錢,如何還壓歲錢,卻是一門不小的學問。
小王和丈夫常年在外地打工,平時很少有機會回老家,有時就連過年都待在外地。
【資料圖】
這一次他們早早處理完手頭的事情,趁著離過年還有幾天,一家三口自駕400公里,趕回了闊別已久的老家。
姑姑很久沒有見到小王的女兒了,這一次看到小侄女回來格外開心,趕緊包了一個大紅包。
小王回到屋里一看,足足有500塊錢,丈夫直說姐姐大氣,可小王此時卻已經在糾結如何還禮了。
姐姐家有三個孩子,自己肯定是要回壓歲錢的。
但是回多少合適呢?
一人一百顯然有些說不過去,但如果一個孩子給200,用丈夫的話來說自己還要倒貼100。
雖然在外打工賺錢不容易,但是小王還是很快做出了決定。
她從門口的小店里買了三個漂亮的紅包,每個紅包里塞上兩張100元大鈔,當著姐姐的面分別塞到了三個孩子的手里。
姐姐明顯很開心,她一邊說著小王太客氣了,一邊和小王聊著家常,過年的氣氛也仿佛更加濃烈。
第二天,小王家的門被敲響了,姐姐抱著一個大大的芭比娃娃,說是送給小侄女的節日禮物。
在我國有一句話叫做,來而不往非君子,有來有往才是人情維系的關鍵所在。
01
那么在人情關系處理中,
應該注意哪些呢?
(1)不要過于算計
有些人在接受了他人的財物之后,知道自己是需要還禮的,但是究竟如何還禮卻不會考慮太多。
他們認為只要不花太多的錢就好,比如對方給自己100,那么自己就還對方80,這樣禮也還了,多少還能賺點。
然而如此算計反而會讓親朋好友之間感到生分,因為正常情況下,還的禮是需要比收到的禮更多一些的,至少也要保持一致。
如果還得太少,很容易被認為是摳門或者是不重視感情的表現。
(2)盡量多花心思
有的時候人情往來并不一定單純體現在金錢上,雖然直接包禮送錢確實很方便,但給人感覺顯得少了一點心思,甚至頗為敷衍。
如果能夠花心思給對方準備一份禮物,那么即便禮物本身價值不高,也會讓人覺得很感動。
比如親手織一件毛衣,或者選擇對方迫切需要的物品。
比如給孩子買一套文學名著,這些其實花不了多少錢,但卻能讓收禮的人感到被尊重,發自內心的快樂。
02
收或者包壓歲錢時應該注意哪些?
(1)收壓歲錢時,不要當面拆開
當孩子拿到壓歲錢時,父母一定要讓他們先把壓歲錢收起來,或者自己幫孩子代為保管。
千萬不能當著對方的面把壓歲錢拆開,因為這是很不禮貌的表現。
如果孩子想要做出這樣的行為,父母一定要及時制止,或者把孩子單獨帶到旁邊的屋子,在沒有其他人圍觀的情況下拆開紅包,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2)包壓歲錢時,不要攀比
我們不提倡包壓歲錢太摳門,同樣也不贊成太攀比。
現在人們的經濟生活條件都好了,包錢時也會顯得更為大方,有些人動輒就是一千、八百甚至更高,想要彰顯自己的大手筆。
但是這樣反而會給對方增加無形的壓力,因為這意味著他們還禮要還的更多。
其實對于都有孩子的家庭,壓歲錢只是圖個喜慶,意思意思就好,畢竟你包給我多少,我很快就要奉還。
壓歲錢本身是為了表達祝愿,希望在經濟相對發達的今天,壓歲錢依然能保持它原本的樣子,作為祝福代代傳遞,不要變成名利和攀比的代表。
本文由梅語文梅老師推薦,選自網絡,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延伸閱讀:
壓歲錢里藏著的育兒經,影響孩子的一生
李忠林:讓壓歲錢更有意義
關于孩子的壓歲錢,家長必須要知道的幾點!(家長必讀)
孩子的“壓歲錢”應如何管理?有遠見的父母都這么做
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壓歲錢? 你的一個決定導致孩子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改變教育,從這里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