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在北京知名度很高的街道。它聯結“八大學院”,包括北航、北語、北科大、北大醫學部、石油大學、礦業大學等,見證了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它接壤中關村,目睹了科技創新的蓬勃生機。在北京,沒有第二個地區,比海淀區學院路云集更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
毋庸置疑,這里擁有豐富的科教、人文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然而,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里,這個地區的中小學和幼兒園,一直被視為海淀基礎教育的“軟肋”。
今天,學院路地區越來越多的居民發現,最近這五年,學院路學區的中小學和幼兒園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正在快速告別海淀基礎教育的“短板”身份。
(資料圖片)
引進幼教資源,讓更多孩子有園可入;擴大小學優質教育資源輻射范圍;引進海淀區兩大教育集團……學院路學區從義務教育階段入學、中小學有機銜接、學校特色發展等方面入手,積極打通不同學段和不同類型教育領域之間的壁壘,實現區域內教育資源的縱橫打通和深度整合。
01
新增5家幼兒園,公辦名園即將入駐,普惠學位明顯增加
萌娃們第一次背起小書包,走進幼兒園,無疑牽動著每個家長敏感的神經。2022年9月30日,北京科技大學幼兒園學院路分園迎來第一批孩子。作為一所具有大學辦園特色的優質品牌幼兒園,北科大幼兒園將繼續發揮北京市“一級一類”幼兒園的示范引領作用,積極支持海淀地區的學前教育。
在學院路地區,學前教育資源過去一直是個短板,幼兒園數量明顯不足,難以滿足當地居民的入園需求。2018年海淀區啟動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時,學院路學區管理中心抓住這個契機,申辦了三家社區辦園點。另外,學院路地區最大的兩家民辦園——英才幼兒園和本真幼兒園正式轉為普惠幼兒園。2020年,學院路學區太極艾嘉幼兒園正式開園招生,2021年由北大學院主辦的學院路博雅幼兒園開園招生。
值得關注的是,學院路地區近年還引進北京市級示范幼兒園清華潔華幼兒園和中科院第三幼兒園,分別在雙清路附近和東升科技園開設潔華幼兒園雙清苑分園和中科院第三幼兒園小月河分園。另外,在海淀區教委、學院路街道和學區的支持下,學院路近期還將引進區屬優質公辦幼兒園進駐。
據悉,近年來,學院路地區增加普惠學前學位逾千名,未來新園的投入使用會增加更多的普惠學前學位,也會擴充優質幼教資源,為區域居民解決教育資源短缺,適齡學生入園難問題提供有力保障。
02
清華附小進駐,特級校長加持,學區小學格局悄然變臉
提起學院路學區的小學,估計不少人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石油附小。
2022年,石油附小迎來建校65周年。這所辦學質量廣受好評的小學優質校,為了擴大優質資源輻射范圍,逐步形成校本部、南校區、東校區一校三址的辦學格局。
在海淀中學圈子里,石油附小畢業生質量口碑很好。2019年,石油附小迎來巨大利好。在101中石油分校、101中礦大分校與石油附小之間,建立九年一貫對口直升機制,石油附小的小學畢業生按照不低于兩所中學初中總招生計劃50%的比例參加直升,納入登記入學批次,自2019年啟動實施。
作為學院路學區規模最大的優質小學,石油附小將輻射帶動周邊學校提升教育服務水平,助力學院路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
值得關注的還有,隨著清華大學雙清家屬區的建成,清華附小雙清校區將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清華附小的低年級部,清華附小的入駐將為學院路學區的小學教育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林大附小是學院路地區一所辦學有特色、辦學質量高的大學附小,近年來在海淀區教委和學院路學區的支持下,林大附小擴大辦學規模,為更多大學子弟和周邊居民提供優質教育服務。
海淀區第三實驗小學是一所和中國地質大學有著深厚淵源的學校。今年9月實驗三小迎來了新任校長——北京市特級校長、正高級教師馬萬成。據了解,履新不久的馬校長就來到地質大學,就兩校在辦好小學、小學社團及研學教育拓展、供需對接、場地資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進行探討交流。馬萬成提出“像辦大學一樣辦小學”理念,“盡快提升地區教育質量,辦好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結合地區優勢,與地大緊密合作提升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及學生素質培養水平。
馬萬成校長作為海淀教育智庫的專家成員,近期在海淀教育智庫專家訪校系列活動第一站上,與智庫專家李希貴、王殿軍、劉可欽、郭涵、劉暢、趙璐玫、陳姍、許培軍一起,分別就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圍繞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暢談了海淀教育如何建設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
11月1日下午,海淀教育智庫——“馬萬成校長工作室”在海淀區第三實驗小學開展了“金秋話教育,聯手共提升”為主題的工作室活動。接下來,馬萬成校長工作室將根據海淀教育智庫的整體部署,有計劃地開展工作室系列活動,積極建立和打造校長成長共同體,攜手合作,共同提升學校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辦好百姓滿意的教育,續寫海淀教育新的華章。
另外,清華東路小學隨著東升科技園的建設和開發,也在建設新校址,迎來新變化。學院路學區在突出優質校示范引領作用的同時,鼓勵不同學校保持自身辦學特色,進一步推動優質教育均衡布局,帶動海淀東部教育質量提升,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均衡的義務教育。
03
兩大教育集團加持,海淀東部教育劍指“新高地”
海淀區教育十四五規劃指出,“實施海淀東部學區提質培優項目,突出集團校帶動和引領作用”。
作為近年來海淀區域教育格局調整的大手筆,2019年5月,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和海淀教師進修學校教育集團成立,并且兩大教育集團均進駐學院路地區。
由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承辦石油附中,石油附中更名為“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由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派駐校長和管理團隊。開展教育教學資源統籌,干部教師交流輪崗,教育教學共研共贏,人才一體化貫通培養。將礦大附中納入一零一中教育集團,礦大附中更名為“北京一零一中礦大分校”。
將地大附中納入教師進修學校教育集團,地大附中加掛“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地大分校”校牌;另外將北科大附中等等海淀區教科研部門支持的中小學納入教師進修學校教育集團。
石油分校秉承北京一零一中卓越擔當精神,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勇于矗立潮頭,戮力前行。自2019年集團化辦學以來,學校先后被評為北京市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達標學校、海淀區新品牌學校、海淀區綠色校園達標學校、海淀區首批勞動教育示范校、海淀區百草園種植示范學校。
學校從一零一教育集團總校引進多名特級教師及各級各類骨干教師,同時將青年教師送到總校通過“一對一”結對的方式接受系統化的培訓,極大的提高了師資教研和教學水平。
三年來,學校不斷豐富課程供給,優化課程結構,盡全力給每一名學生提供適合其發展的課程資源。學校秉持“倡全人教育,育擔當人才”的辦學理念,始終將“學生放在學校正中央”,為學生提供充分展示的舞臺。學校充分利用集團資源,將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英才學院”學生培養機制納入到石油分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中來,新學期,北京一零一中“英才學院”石油分院將正式啟用。
三年來,石油分校的辦學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多人次獲全國奧賽數學、生物、信息學科市二、三等獎;科創項目在金鵬科技論壇中獲多項市級獎項;法語項目獲國際級團體二等獎;中考單科滿分人數劇增,高考高分段人數大幅提升;藝術、體育獲多項國家級市級獎項。
加入集團三年來,一零一中礦大分校在隊伍建設、教學質量、教育科研、課程建設、辦學特色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績。特色鮮明、后勁十足是礦大分校在一零一中教育集團呈現的新趨勢。
學校擁有任期內的北京市和海淀區骨干教師40人,專任教師占比47.1%,在海淀區風采杯教學比賽中獲獎101項。2022年中高考再創高峰,中考高分、滿分學生有新突破,高考本科率、一本率顯著提升,高分學生成批出現。
“科技+創新”成為學校特色辦學的金名片,作為北京市科技后備人才旱期培養項目基地校、 國科大“大創計劃”早期人才培養基地校、中國青少年信息技術創新教育示范基地,獲評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學校、全國STEM教育種子學校、全國地學教育示范學校、 全國航天教育特色學校,全國示范校園氣象站、全國氣象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示范學校、北京市模型培訓示范基地等。
三年來,學校榮獲27項市區課程建設和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國家級和市區級立項課題45項,獲評北京市科研先進學校、北京市綜素評價先進單位、首都文明校園、國際生態學校、全國國學教育典范校、海淀區首批新優質學校、海淀區校本研修先進單位、海淀區終身學習品牌等。
2019年5月加入海淀進校教育集團后,北科大附中在教師培訓、教研引領、教育資源、課程建設等方面,得到全面而快速的發展,成為海淀區新品牌學校。
全體教師深耕課堂,扎根教研,形成了一支樂于奉獻,主動發展,專業水準高,教育情懷濃,能夠實現自我價值的教師團隊。正高級教師、北京市骨干班主任和博士學歷教師實現零的突破。
“鼎新”課程從1.0不斷升級到3.0,構建了初高中一體化培養、五育融合的課程體系,形成了“人文奠基,工程見長”的卓越育人特色。普通高中課程建設和實施方案,獲海淀區首屆課程方案評選一等獎。教育質量不斷攀升,助力學生成長,高分段人數連年增多,本科率、鼎新實驗班特招率、學生出、入口平均進步位次都大幅提升,高考最高分、全國、市、區學科競賽最好成績不斷刷新,是海淀區高增值學校。
在國際、國家、市區科技、藝術、體育比賽中屢獲佳績。以冬奧會為契機,建成了冰上運動中心,為每位科大附中學子圓了冰雪夢想。學校連續20余年保持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范學校稱號,先后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北京市中小學文明校園、首都國防教育示范學校、全國校園冰雪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以及海淀區勞動教育實驗基地和藝術教育示范校等稱號。
據了解,作為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教育集團成員校,地大附中追求課堂提質,打造幸福課堂,近兩年走上內涵發展的快車道。目前是北京市“大學辦附中”項目學校、海淀區首批新優質學校、海淀區勞動教育基地校、海淀區校本研修先進校和北京市“日負荷”監測實驗校。
地大附中邀請進修學校名師進駐學校,定期進校指導教研組教研,將課題研究引入學校,利用3年的時間培養了一批優秀教師,其中博士、碩士教師占一線教師60%以上,市區級骨干教師占一線教師的30%;指導學校課程建設,利用2年左右的時間形成學校的特色課程體系,整合集團的資源全力建設北京市特色高中。近年來地大附中中高考成績顯著提升,中考高分、滿分逐年增加,高中畢業生本科率逐年攀升,平均增值大幅提升,一本增值強勁。
去年4月,海淀進修學校教育集團和中國地質大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地大附中和地質大學簽署《優質生源基地共建協議》打造李四光特色課程班,建設“地球科學”特色。學校和地質大學體育部、同濟大學足球學院等高校合作加強足球、籃球、攀巖、定向越野等項目合作,豐富學校體育項目和課程。學校的體育特色明顯,在全市教育大會上介紹經驗,“練出好身體、考出好成績、成就好未來”的目標正在逐漸實現。
海淀教改發出的超大招,在全面啟動集團化辦學的同時帶來了海淀東部教育格局的洗牌,此舉將對海淀區教育布局、學校發展、育人模式和招生方式等,帶來重要而直接的影響。兩大教育集團的進駐,整體提升了學院路學區的教育質量,學校的特色愈加明顯,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是海淀東部教育格局的超級利好。
學院路學區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開局之時,學院路學區委員會、學區管理中心將在區委區政府和區教育兩委的支持下繼續深入推進區域教育改革,圍繞海淀區兩新兩高建設,服務創新發展,提升教育質量,努力辦好讓老百姓滿意的教育。
可以預見,伴隨幼兒園學位不斷增加,小學優質均衡程度進一步提升,教育集團化背景下四所中學在質量提升和特色創建上不斷發力,同時擁有海淀科技、教育、文化、人才優勢的學院路學區教育質量將得到快速提升, 把學院路地區基礎教育打造為和高等教育匹配的“新名片”。
END
文|江遠
內容來源|京城教育圈
更多精彩視頻,
請關注“京城教育圈”視頻號——
“京城教育圈”
政策解析,升學指南,發現價值,分享新知
關注更多教育信息,歡迎大家掃碼加入圈友群:
我知道你在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