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分第一次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時間:1840年6月-1842年8月;第二次鴉片戰爭時間:1856年-1860年 。鴉片戰爭也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內容,大家可以參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鴉片戰爭的影響是什么
1、社會性質的變化。在政治上,鴉片戰爭前,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權;鴉片戰爭后,通過不平等條約,中國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貿易等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的破壞。
在經濟上,鴉片戰爭前,中國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國家;鴉片戰爭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中國從封建社會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鴉片戰爭前,中國人民的革命任務是反對本國的封建統治。鴉片戰爭后,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中國從此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3、西方列強的入侵,使封建傳統觀念受到沖擊,部分知識分子開始認識到清政府的腐敗,也認識到國家的危難;一些愛國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從“天朝上國”的夢幻中驚醒,開始關注世界,學習西方,萌發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
鴉片戰爭的介紹
第一次鴉片戰爭: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等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
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并賠款割地告終。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
是在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是英國與法國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趁中國太平天國運動之際,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借口,聯手進攻清朝政府的戰爭。
因為英法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借口發動戰爭,所以被英國人稱為“亞羅號戰爭”。又稱“英法聯軍之役”或“第二次中英戰爭”。
同時因為這場戰爭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即鴉片戰爭,相對于第二次而言)的延續,所以也稱“第二次鴉片戰爭”。戰爭以清政府被迫簽訂《北京條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