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平行志愿還有第一志愿。平行志愿下每個批次有多次錄取機會,但真正有效的只有一次。當計算機檢索到你的第一志愿的時,沒達不到院校投檔線,會進行第二志愿的檢索,如果你的分數達到第二志愿院校投檔線,則立即錄取,其余的院校停止檢索。
平行志愿填報順序怎么安排
“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即把握好沖、穩、保、墊之間的梯度關系。在填報平行志愿時,不妨將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夠得著的理想院校放在第一梯隊,將符合自己成績水平的“對口”院校放在第二梯隊,再分別安排一定數量的“保守”院校和“墊底”院校,以防萬一。
其中的“跳一跳”“對口”“保守”“墊底”的幾所院校就自然形成了平行志愿中的梯度順序。這樣既可避免“高分低就”所帶來的后悔莫及,又可避免萬一沒達到“好院校”的投檔分數,也有相應院校可讀,而不至于落到較低批次院校甚至落榜。
“沖一沖”也應當十分慎重,要有一定的把握,而不能無原則地沖高。當然,每個梯隊安排幾所院校則根據自身情況及意愿而定
溫馨提示: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的平行志愿填報的內容,可以下載蝶變志愿APP查詢,各大手機應用市場均可下載。
平行志愿填報順序重要嗎
平行志愿錄取時,填報的順序也是有影響的。各個志愿對于錄取學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當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夠第一志愿學校的提檔線,就看第二志愿學校的提檔線,直到找到一個志愿的提檔線不高于考生的分數,就把檔案放到這個學校。
依據平行志愿的投檔規則,考生必須注意填報的梯度,合理安排學校順序,要把自己最想去的學校填在最前面。最不想去的學校,也不要為了湊足數量而填滿,因為也有可能被選中投檔,錯過了自己心儀的下批次的學校。
而有些考生所有志愿只填同一所學校也不可取,如果這所學校沒錄取,等于放棄了其他高校的錄取機會。注意梯度,是因為同一批次同一輪投檔,每個考生只有一次進檔機會,因此考生選擇目標院校時不要盲目沖鋒,盡量規避退檔風險。
提示:下方“測一測我能上的大學”,是根據人工智能大數據來具體進行分析,以及根據各高校歷年的招生錄取數據,結合各省招生政策,理性分析錄取概率,輸入分數、省份、文理科,即可了解穩、沖、保能上哪些大學。